一位古稀老人坐在旋木床上,全神貫註地用刻刀在木塊上刻劃,隨著刻刀划過,木器發出“嗞嗞”的聲音,一片片雪花般卷曲的木屑紛紛飄落,不一會兒工夫,一個製作精美的木碗就誕生了。
  這是肥鄉縣元固鄉沙窩村77歲的民間老藝人畢朝喜,在向記者展示最原始的木旋製作技藝。木旋,因其所制木器在製作過程中必須隨著工具一起旋轉而得名。近日,記者慕名趕到沙窩村,在農家小院里看到了木器製作的場景。
  本報駐邯鄲記者 邢雲見習記者 晨光 通訊員 運強 文/圖
  老手藝曾盛極一時
  走進畢朝喜老人的家,一股清新的木香氣息撲面而來,在老人指引下,我們來到位於南邊的一間房屋。剛進門,就被眼前的景象驚獃了。
  木碗、木盆、木勺、蒜槌、蒜缸……各式各樣的木製品擺了滿滿一地,仿佛進入琳琅滿目的民俗博物館,既有大家熟知的木筆筒、擀麵杖等日常生活、文化用品,也有木馬車、高蹺、陀螺等兒童玩具。一件件製作精美,惟妙惟肖。據介紹,木旋製作技藝是一門古老的民間技藝,源於原始人類的生產勞動,距今少說也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在漫長的歲月長河中,木製品由最初的生產生活工具,發展到現代的工藝品,幾經歲月沖刷、沉澱和提煉,時至今日,已融入人們生產生活中的各個層面。
  然而,近年來,會木旋製作技藝的人越來越少。2012年,畢朝喜受邀參加在邯鄲舉辦的第六屆中原民間藝術節,首次亮相即引起極大轟動。“我的手藝是祖上傳下來的,到我這兒已是第5代了。沙窩村的木旋製作技藝少說也有150多年的歷史了。”提起這門手藝,畢朝喜老人激動地說,上世紀初,沙窩村曾因專業製作木碗而聞名周邊省市,鼎盛時全村家家戶戶都靠製作木碗維持生計。他從小耳濡目染,打記事兒時起就和村裡的其他孩子一樣,每天幫著父親打下手,在玩耍中“學”了不少手藝。“那時,木旋製作是我們村的主要經濟來源,各式各樣的木製品遠銷全國各地,村裡還曾辦過加工廠,產量最多的時候,僅木碗一項每年就做上萬個。”說起過去的輝煌,畢朝喜頗顯自豪,“以前會這種手藝的人很多,村裡男女老少都有一手兒,像我這樣能掌握木旋製作全套手藝的人不下三五十人。”
  製作工藝複雜考究
  木旋製作選材考究、工藝複雜、要求嚴格。據介紹,從選料到製作完成,要經過制坯、粗旋、雕磨、上油、彩繪、蒸熔七道工序,整個過程幾乎全部靠手工完成,製作周期一般要3—5天。
  畢朝喜說,木旋製作看似簡單,實際上非常講究。以製作木碗為例,一般要選用銀白楊、泡桐、柳樹、杏樹、棗樹、桑樹等為原料,以節大、疙瘩多的樹根或樹疙瘩為佳,這些木頭有韌性、無毒、無異味、不易變形。
  選好材料後,首先要把木材根據大小、形狀、材質等進行制坯,弄出粗略的輪廓。然後再經過粗旋,基本形狀就出來了。雕磨是最費工夫的,也是最要勁兒的活兒,這一工序要求非常嚴格,要精工細作、用心雕磨,做到厚薄勻稱、線條優美、碗底平穩。“功夫全在手上,那感覺說不出來,完全憑心領神會。”畢朝喜說,製作一件木碗製品往往刻劃3000多刀,其間還要根據不同階段及部位要求變換採用寬窄不同的刻刀、尖刀、銼刀等多種工具,只有這樣做出來的木碗,才光滑美觀、經久耐用。
  木旋製作的主要工具是鏇木床,俗稱“鏇床子”。鏇木床採用腳蹬兩根木棍牽引皮帶作為動力,隨著木料飛速旋轉,用各種刀具進行切、削、刻等操作。由於經常加工堅硬木料,刀易鈍,故在鏇木床上都配置有磨刀石,以便隨時磨刀。“這些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距今有100多年了。”順著畢朝喜手指方向,記者見到了一架古老的鏇木床,床邊放著各種樣式、寬窄不等的斧頭、砍刀、刻刀、尖刀、圓銼刀等工具,旁邊磨刀石因使用年限較長,已磨出深深的溝痕。
  畢朝喜說,這些工具是父親留給自己的,父親是從爺爺那裡繼承過來的。期間,他進行過多次改進,先是把手拉式改造為腳蹬式,不但節省了人力,還解放出一隻手,使製作更加協調流暢;後來又把木製轉軸改為鐵制軸承,增加了耐磨性。“下一步,我準備在鏇木床上安裝電機,用電力代替人力,提高效率。”畢朝喜躊躇滿志地說著將來進行的改造計劃。
  古老工藝期待新生
  “我最擔心的是老祖宗的手藝斷在我手裡。”畢朝喜憂心忡忡地說,簡單的木旋製作技藝累人費時,木製品價低,現在一個小木碗賣2元錢,大的也只能賣到10元左右,遠不如打工掙錢來得快,年輕人都不願學。而全套的木旋技藝又需要較深的木工、美工基礎和悟性,能符合條件並吃苦耐勞、熟練掌握全套工藝的年輕人少之又少。現在,老藝人們有的去世有的改行,只有很少的人還在苦苦堅守。
  令人欣喜的是,畢朝喜的兒子畢英傑子承父業。三年前,他開始跟父親學習手藝,現已能獨立製作一些簡單木製品。“我知道要達到父親的水平可能得花很長時間,但我有心理準備。”畢英傑有很多打算。他說,他不僅要將百年技藝傳承下去,還要成立木旋製品工藝廠,將民間傳統木旋製作技藝發揚光大,重現昔日輝煌。
  木旋技藝渴望入遺
  “我們有責任將它傳承下去”,該村申遺工作倡導者李學民告訴記者,此技藝歷史悠久,承載著大量的民俗文化,從古到今堅持本村傳承,且“傳男不傳女”,並被國際木文化學會和美國木旋者學會證實它具有世界技藝的獨一性。此外,其所含“套旋”技術,即碗扣碗的旋轉製作,因難度較大,又省工省料,至今在手工旋木技藝領域保持領先。“沙窩木旋傳統技藝現已列入肥鄉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正在積極向市級申報”,肥鄉縣文化館非遺保護中心楊俊月主任告訴記者,“希望這項傳統技藝,能夠得到更好的保護”。
  據瞭解,為了保護這一瀕臨失傳的民間文化瑰寶,肥鄉縣已經把沙窩木旋製作技藝列入“非遺”保護名錄,制定了詳細保護方案和扶持措施。目前,正在搜集和完善相關材料,積極申報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原標題:肥鄉縣木旋製作技藝渴望“新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p96ypnh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